欢迎访问巨鹿人民政府网站

【美文】咸食|高芳华

发布时间:2021-02-10  发布机构:巨鹿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55  字体:[  ]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索引号:jlxwhxwtyj/1612954938625

世间万物,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人,对于面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而众多的面食中,咸食是我的最爱,摊咸食也是我最拿手的一门厨艺。

记得第一次摊咸食是在一个雨天。屋外,雨不急不缓地下着;屋内,我不紧不慢地做着,那爷俩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吃着。虽然我刷的油也不少,做的咸食也算漂亮,软软的,嫩嫩的。但总感觉没有爷爷做得咸食香啊!我扭头问他俩:这是为啥?先生说:物以稀为贵,你怀念的不是咸食,而是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我不由得又想起小时候坐在火炉旁看爷爷摊咸食的情景。

爷爷可是我们家的厨艺大师。逢年过节,爷爷就要大显身手了,别人只能打个下手。各种炖菜,各种面食花样都不在话下。擀杂面也是一绝。他曾经教过我们和面要“三光”,即:盆光、面光、手光。我们一家都很好地传承了爷爷的“三光政策”。

在我的记忆中,一到下雨天,爷爷就开始给我们摊咸食, 我则搬个小板凳,双手托腮坐在火炉旁边,负责运送工作。那时候摊咸食用的是尖底儿的铁榔头锅(锅底有三只脚),烧的是煤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鸡蛋是舍不得放的,白面也是极少用的。只见爷爷用高粱穗儿做的小刷子在锅里刷上一层油,然后把和好的面糊(绿豆面的)“刺啦——”一声倒进锅中,然后端着锅把让锅里的面糊顺势转一个圈儿,咸食基本成型,再用铁铲把面糊从锅底向四周刮匀。爷爷会边摊咸食边小声地说:摊咸食急不得,要慢慢来,有耐心,用心做。更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用火既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小。

待向上的一面紧实了,再薄薄刷一层油,用铁铲抢一圈,然后翻面,不出几分钟,一个散发着葱油香,又薄又圆的咸食出锅了。那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掐几块咸食的边沿,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并且边吃边咂着嘴:好香啊!好香啊!爷爷是不会嗔怪我的,只打趣道:别香你个跟头!

一张张普普通通的咸食是我童年时期最温情的记忆,每每回味,幽香绵长。

隔三差五,我就会做一次咸食。锅具也在不断升级,咸食的辅料也会随时更新:香椿咸食、萝卜咸食、香菇咸食、西葫芦咸食、芝士火腿咸食(这个是女儿的创意)等等,色香味俱全。吃咸食必须要趁热,此时口感最佳,外焦里嫩,香糯可口,还可以蘸着调料吃,而我却只蘸蒜泥,在我看来,加了蒜泥的咸食才拥有了真正的灵魂。

也有一次变拙成巧的奇葩经历。有一次做面包,一时犯迷糊,水多加了一倍,害苦了面包机“吱吱”地转啊转,怎么搅拌也不成型。才突然想起多加了水。一桶面糊,扔了怪可惜的。突发奇想,我可以摊咸食来拯救啊!于是一张张泛着葡萄干、黑芝麻的,散发着面包香的发面咸食出锅了。先生见状一脸惊愕:做面包最后成了咸食,我也是醉了。女儿很配合地掐下一块放在嘴里,连连叫好,吃得不亦乐乎!

现如今,每次去饭店,让服务员上几张咸食几乎成了我的标配。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指尖的温度,划过静好的岁月。一张张咸食,素朴简约,浸润着我的烟火生活!

(作者简介:高芳华,巨鹿县育红小学教师,巨鹿县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