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巨鹿人民政府网站

高中生物新教材解读

发布时间:2021-02-10  发布机构:巨鹿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124  字体:[  ]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索引号:jlxwhxwtyj/1612955795804

(巨鹿中学 解凤霞) 

生物教材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最基本的参考资料。生物教材的重新编写,意味着国家对生物知识、能力以及生物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了解新旧教材的变化,可帮助新高一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方法,保证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一、新高考环境下高中生物学科主要变化

河北省新高考实行的3+1+2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为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历史必需选一科,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选择两科参加高考。

高考生物单科出卷,满分100,不再以理综形式考察,最终分数由“实考计分”变为“等级赋分”。

二、课程标准调整

从“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调整为“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1.从课程层面分析,原先的”生物科学素养“旨在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改变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的倾向。而新教材的“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可看作是原先生物学科素养的升级版,更加明确且更加聚焦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增加自觉性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比重,弱化应试教育和应试学习。

2.从教材层面分析,之前的老教材更多关注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新教材即将改进现用教材以基础为本的理念,提升观念、思维、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新教材提升育人价值角度思考和权衡自觉性的内容比例,注重展开学习和实践活动。

三、课程内容调整

1.知识点更为深化。

2004版实验教材对于一些知识的介绍并不详尽,但在2019版教材中却得到了进一步的介绍,如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细胞中的无机物中对“水为什么是良好的溶剂”进行了解释的同时,还联系了与之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这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学、复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考。知识的丰富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如运用传统教学法,老师的授课内容可以更加具有科学性、更加丰富;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有了更多的支撑,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支持与方向。

2.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

新教材优化并统一了旧教材不同章节中部分概念描述差异的问题。构建了生物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要求学生从更深层面理解知识,并灵活运用各科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新教材中“水”的章节,加入了氢键、比热容等知识点,结合其他章节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来阐述水分子对生物的重要性,以此提醒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要学会综合各科各章节知识点,理解事物本质,才能事半功倍。

3.图片的合理应用

以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为例。通过细胞器部分的设置再次显示了本次教材的这一大突破,即图片的教学开发。在细胞器这一节中,2004版实验教材选择先介绍几个重点细胞器后,通过动物、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对比,再介绍其他细胞器,最后对细胞器进行整体知识整合。2019版教材直接用两页的篇幅展示了动、植物两种细胞,同时突出二者相同、相似、不同的部分,将叶绿体、线粒体等重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绘与描述。这样的图文设置方式将文字整合到图片上,既不会拥挤,又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供学习者进行标注。

4.部分内容调整

2019版教材在对2004版实验教材的内容进行大部分保留的同时,也对其中一些知识块的顺序设置进行了调整,如必修一第一章中,将原本在第二节结尾的细胞学说内容移至第一节开篇。第2章各节的顺序变化,使知识的呈现先易后难,利于学生学习。教材对一些内容进行了删除,如对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处原有的“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进行了删除,删除的内容有的被应用到其他栏目中,如将上述“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进行简化,进而形成“思维训练”栏目中的内容。第6章中,将细胞癌变调整到必修2,使知识更系统化。实验部分的变化主要是使学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将一些中学阶段难于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删除。新教材中新增了两个生物科技进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和“秀丽隐杆线虫与细胞凋亡研究”。特别是后者是诺贝尔奖的成果。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前行,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信息的摄入量在不断增加,未来的教材编排趋势是否会随着新的科技成果的问世而不断地更新,是否会随着当今学生的素质提升而更加深入,这些问题在这次2019版教材的问世也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对于教材来说,2019版新教材有许多的革新之处,与此同时也对2004版实验教材中的精华进行了保留,新教材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磨合期,存在的问题需要实践发现,这也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挑战,我们在前进。对于教师来说,在掌握个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摄入、教学手段的提升以及终身学习都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