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葱花大杂面|师丽芳
发布时间:2021-02-10 发布机构:巨鹿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114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其他 主题分类:科技、教育 索引号:jlxwhxwtyj/1612956037092
爸爸说:“我最爱吃你奶奶做的葱花大杂面。”那个“大”字爸爸说得很慢也很庄重,仿佛在久久回味,好像这葱花杂面的味道,实在当得起一个“大”字。
依稀中,我看到了奶奶的身影,她花白的头发,佝偻着身子,伏在床前,肩头前前后后的晃动,握着擀面杖的手,指关节又红又肿。一张淡绿色的面片在她面前渐渐摊开,越来越大,越来越薄,已经如蝉翼一样,接近透明了,面片依然完整而圆满。
这就是杂面,由绿豆、红豆等杂粮磨制而成,吃的时候要掺进去一些麦子面,要不然和不到一块儿。爸爸说,这是在庄户人收成不好的年代里常见的一种面食,麦子收不多,还需要上缴公粮,家里孩子多不够吃,所以,就在收麦以后,种上一些豆子,把豆子磨成面,和白面掺和着吃。就这也不能经常吃到,只有在逢年过节,才会做上一顿。
奶奶把擀得薄如蝉翼的面片,切成细如发丝的面条,下到锅里。再切一点小葱,在油里爆香,刺啦一声倒入面锅里,香喷喷的葱花大杂面就做好了。
在我十岁的时候,妈妈去上师范,爸爸外出打工,我成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在家里生活。那时候,地里收成好了很多,葱花杂面,已经成了我们的家常饭,有时候还加进去一点点肉沫。从学校饥肠辘辘的我回到家中,端起一碗葱花杂面,哧溜哧溜喝着,细细的面条,入口即化,浓浓的汤汁,回味悠长。是奶奶的葱花大杂面,日渐抚慰了我孤单的心。
年老时的奶奶,背驼了,手指也因为关节炎而肿胀。然而,每当我们都回家的时候,她还是会给大家做一顿葱花大杂面,只是她擀面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很多时候,她都是从吃过早饭就开始擀面。
我们都尝试着自己做葱花大杂面,然而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那一块儿杂面坯,在我们手里都揉不光,擀不薄,切不细。街里卖面条的也有杂面,买来杂面做成的,更是只有其色,至于口感,那是相差甚远啊。
奶奶离开我们好几年了,我们也都不再做杂面了。我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吃这样的葱花大杂面了。有一天,和同事回她娘家看她的母亲,中午吃饭时,盛到碗里的竟然是葱花大杂面,赶紧吃一口面,薄薄细细的面条,在嘴里化开;喝一口汤,汤汁慢慢渗进灵魂。这久违的味道,像极了奶奶的味道。
融合了豆麦的清香,佐以大葱的精华,照亮了苦难,温暖了童年,浸润着思念,当之无愧的葱花“大”杂面。
(作者简介:师丽芳,巨鹿县实验中学教师,巨鹿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