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河北日报10版刊登
巨鹿经开区精准施策惠企助企增活力——
“环境好,企业发展壮大底气就足”
河北日报7版刊登
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9月26日,位于巨鹿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巨鹿经开区”)的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车辆穿梭,机械轰鸣。这个项目总投资6.95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基础施工。河北润农实业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张国政说,该项目将立足金银花产业资源优势,实现金银花交易由传统市场向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交易、统一仓储、统一票据的现代化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的全流程质量追溯精细化管理。今年以来,巨鹿经开区以邢台开展开发区提档升级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围绕装备制造等特色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老乡招商等方式签约项目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目前,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在建省重点项目3个。一个个项目落地,当地产业链释放出强磁场。
支持创新
产业升级再提速
汇工(河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巨鹿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之一。历经20年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省首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主要生产重型工程机械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传动系统,与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知名企业携手合作。“我们每年至少拿出营业收入的5%用于研发,现拥有各种专利40余项,每年都有新产品面世。”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向青介绍,公司起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重载齿轮热处理技术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他们正全力推进重型矿用自卸车的电动化改造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可上车试验。巨鹿全力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不折不扣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每年由县财政拨付2000万元的创新券和技术改造资金,今年已为11家装备制造类企业兑现补贴671.1万元。巨鹿经开区现有规上企业5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9500万元。河北巨源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建有专门的研发团队,还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今年申请了80多项专利,其中20余项发明专利已审定批复。“我们现在主打两种型号的锂电池,主要用于特种车辆等领域,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在生产环节,原材料损耗更低。”河北巨源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曹虎山说,9月锂电池销量4万余组,随着新的生产线投产,10月将达到13万组,且订单源源不断。
搭建平台
资源整合再提效
“作为聚集高端研发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阵地,我们搭建了人才引进平台,围绕主导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市场需求,积极协调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接,因地制宜帮助企业提升改造。”巨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刚介绍,巨鹿在经开区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专岗,定期举行线上线下招聘会,整合全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今年6月17日至21日,巨鹿经开区承办首届特色机件产品展览会,为企业打造展示平台,一大批机件产品及装备制造产业最新的发展成果集中亮相,深化了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本次展会吸引了本地及山东、河南等地520余家企业参展,观展超过5万人次,现场交易额达3200万元,意向采购金额超亿元。在提升园区承载力方面,对经开区闲置地块腾退并有效利用的,巨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奖励。积极帮助经开区申报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社会资本,全力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巨鹿经开区持续推进“标准地+承诺制”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今年以来,已完成“标准地”供应17宗,总面积477亩。巨鹿经开区今年计划总投资5.4亿元,持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其中拟申请专项债券4.3亿元。同时,按照集约化、绿色化、平台化的原则,积极推进实施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中心项目,其中建设公建厂房3.1万平方米,为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更大空间。此外,该县鼓励和引导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并参与实施国家科研项目,大力引进转化科技成果,加强自主研发新产品。
优化环境
服务企业再提质
“我们之所以把加工基地设在巨鹿,不仅是因为这里的交通优势和机件加工产业基础,更重要的是相中了这里的营商环境。”河北两山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两山环保”)总经理牛献兵说。两山环保的门口,一张入企执法检查提示卡非常醒目,其主要作用在于提示入企执法检查人员需要履行的程序,并公开巨鹿县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及巨鹿经开区管委会电话等信息。牛献兵介绍,有了这张提示卡,政府部门的检查过程更加规范,公司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生产经营。两山环保目前进入试生产阶段,主要产品是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及其配套产品,已为唐山国堂钢铁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环保技术服务,其自主研发的烧结机烟气超低排放一体化技术,被省科技厅认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环境好,企业发展壮大底气就足!”牛献兵说,公司建设过程中,巨鹿经开区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帮办代办各种手续,协调审批、住建等部门上门指导,帮助企业准备所需申报材料,为项目早建成争取了宝贵时间。为进一步规范入企检查行为,巨鹿经开区会同巨鹿县纪委监委联合制发入企执法检查提示卡,明确要求入企检查必须出示检查单位“一把手”签字的入企检查审批备案表、执法证或工作证,说明检查事由、依据、目的。巨鹿经开区今年在邢台市率先设立综合执法协调联络办公室,实行入企检查“一把手”审批和入企执法检查提示卡制度,在全区持续营造“零干扰、免打扰”的生产发展环境。巨鹿经开区还以“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实行包联邦扶制度,全体干部对包联企业定期遍访,一线调度指导工作、一线协调解决问题,服务企业再提质。今年以来,巨鹿推进巨鹿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依法依规赋予经开区一定的审批权限,将县行政审批局20项行政审批权限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业项目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权限等下放到巨鹿经开区管委会。同时,巨鹿经开区持续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成立了金融工作专班,联合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特色产业集群贷”“订单贷”等惠企举措,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今年以来,河北巨鹿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巨鹿经开区”)以“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开发区提档升级专项行动为着力点,围绕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智能家居、新能源等特色主导产业,以新理念、新视角、新路径统筹汇聚各方力量,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完善园区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巨鹿经开区持续优化和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服务“硬”实力。四纵六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雨污排水、电力、自来水等“十一通一平”基本实现。日处理能力2万吨第二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南水北调水厂、40t/h循环流化床蒸汽热源站(铺设管网15.6公里)、两个管道燃气公司投入使用,所有企业实现无煤化供热供气。巨鹿经开区围绕重点产业链,组建招商引资专业化队伍,围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老乡招商等方式,今年以来共签约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其中南京市宏伟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投资4.73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肉食品项目、广东海明威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2000台压滤机及20万片滤板等环保材料项目、邢台芬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和吉隆坡新大陆机械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年产1000万套电驱密封系统项目、嘉诚橡塑科技(巨鹿)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0万套机械配件项目等正在强力推进中。
优化审批流程,跑出项目开工“加速度”
巨鹿经开区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为契机,强化效率意识、服务意识,攻坚突破、强力推进,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结时限,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巨鹿经开区对按照“标准地”模式供地的工业项目,实行“拿地即承诺、承诺即开工”,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政府服务时限由以前的6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从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到开工建设可实现零审批,最大力度压减企业从拿地到开工这一阶段的审批环节和报建材料,推动建设项目快速开工、早日见效。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依法合规基础上,主动优化审批流程、靠前服务,安排专人提供“点对点”专项服务,实现项目手续并联办理的联动模式,极大压缩了项目开工前的准备时间。
助企“零距离”,激活发展新动能
巨鹿经开区强化建设项目台账管理和要素保障,加大服务帮扶力度,严格执行在建项目科级干部包联调研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分包责任人作用,做实做细项目服务举措,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痛点,助推企业轻装上阵、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实行包联邦扶制度,全体干部对包联企业定期遍访,一线调度指导工作、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将在建项目明确包联人员,持续关注水、电、气、热等,确保项目顺利施工。通过领导干部上一线,把“办公室”移到工地现场,推动金银花全产业链、汇瑞零部件等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研究制定《推动经济开发区提档升级三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确定5方面36条政策,新增对企业产值、固投、技改扩能、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设等小微企业政策奖励力度,让企业切实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帮扶企业快速发展。将县行政审批局20项行政审批权限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部分权限依法下放到开发区管委会。成立金融工作专班,组织银企对接会9次,组织10家银行深入企业了解融资需求,为167家企业发放贷款7.04亿元。明确专人负责协调土地保障工作,积极推进项目用地组卷进度。
健全制度强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巨鹿经开区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营商环境”的理念,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持续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听企声、解企忧”等行动,全力以赴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入企检查审批备案和入企执法检查提示卡制度。在开发区设立综合执法协调联络办公室,实行入企检查“一把手”审批制度和入企执法检查提示卡活动,各执法单位进入企业开展执法检查,提前告知开发区管委会,由开发区综合执法协调联络办公室陪同开展执法检查,杜绝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行为,在全区持续营造“零干扰、免打扰”的法治化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已为38家重点企业(项目)颁发了“入企执法检查提示卡”。发挥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入企业详细了解执法单位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乱检查、乱摊派、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现象,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严厉追责问责,切实为辖区企业发展护航。以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契机,建立健全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擦亮“人人都是服务专员”的服务品牌,企业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到投产达效、到技改提升,按企业所需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提供帮办、代办、陪办服务,实现企业项目服务“零距离”。推行“一个窗口一件事一次办结”模式,打破条条框框,在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下,优化“标准地+承诺制”“容缺审批”等办理机制,解决制约项目快速推进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