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夯实基础相结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发布时间:2024-04-28 发布机构:巨鹿县卫生健康局 浏览次数:55 字体:[大 中 小]
体裁分类:工作部署 主题分类:卫生、体育 索引号:jlxwsj/1714273031251
4月8日,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就全省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邓军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提升我省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上,省卫生健康委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答: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夯实基础相结合,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一)抓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争取8个建设项目落户在我省4市,分别是石家庄、张家口、秦皇岛、保定。目前其辐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已引进新技术新项目524项,填补国内空白4项、省内空白70项。二是推进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去年以来三省市已联合创建医联体40个,京津专家在我省累计诊疗36万人次。三是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十四五”以来,针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病等,布局在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37个、省级164个,推动构建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融合型临床专科。四是关注儿科和罕见病诊疗。前不久,我委联合9个部门印发专门文件,共同推动建设省市县三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指导65家医院加入国家儿童实体肿瘤诊疗协作网,组建省级儿科专科联盟,促进儿童疾病诊疗标准化、同质化。同时,指导12家医院加入国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组建省级罕见病专科联盟,为患者提供更优的诊疗服务。
(二)抓强基础医疗服务能力
主要从三个方向开展:一是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持续开展城乡医院对口帮扶活动,81家三级医院选派737人到204家县级医院长期驻点,帮助提高诊疗能力。二是促进资源均衡下沉。争取将沧州、邢台、邯郸作为国家试点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在此基础上,全省同步建设2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医疗服务同质化。三是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全省建成219家卒中中心、164家胸痛中心、217家创伤中心,做到急难危重患者分类救治;实施院前医疗急救能力提升行动,市级急救中心全部实现信息化指挥调度。
(三)抓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规范诊疗管理。已建成省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38个,从去年起,启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合理性评价等年度专项行动,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启动了3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驻科药师试点,为患者提供面对面的用药指导;去年联合公安、药监等部门专项抽查105家机构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三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先后开展院感管理基层行、推进年等系列活动,持续排查院感风险隐患并督促即查即改,同时,全省储备了1.28万名院感专兼职人员,坚决筑牢医疗安全网底。谢谢!
记者: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我省采取了什么举措,下一步有什么安排?答:谢谢您的提问。加强医疗服务、改善就医感受,一直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省卫生健康委连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去年启动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覆盖各级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努力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着力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问题。通过各地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改善医疗服务取得了一些实效。一方面,就医更加便捷了。全省二级医院普遍建立了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院预约诊疗时间缩短至30分钟,289家机构实现了检查检验“一站式”预约服务;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住院费用床旁结算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另一方面,服务更加多样了。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116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2023年累计服务患者将近4万人次;省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覆盖,远程医疗服务延伸至乡村,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响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以改善服务的“小切口”,来撬动看病就医的“大民生”。第一,优化服务流程。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床旁结算工作,向二级公立医院延伸,拓展覆盖医疗机构的范围。第二,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行日间诊疗、多学科协作、“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等,建立与新形势、新要求相匹配的服务模式。第三,改善服务环境。指导医疗机构针对不同就医人群,开设差异化服务窗口,做好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打造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第四,提升人员素养。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能力,开展人性化服务、微笑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高质、不间断的服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