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巨鹿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 >  动态要闻  >  图片新闻

巨鹿这个村大棚里养了一群“稀罕物”

发布日期:2024-12-10  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说起蟋蟀,很多人都不陌生。近年来,蟋蟀凭借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一种新兴养殖产业。近日,走进堤村乡法市庄村刘立兴的蟋蟀养殖大棚,一排排白色的养殖箱整齐摆放,工作人员正拿着切好的白菜给蟋蟀们“加餐”。整个养殖大棚被分为孵化区、幼虫区、成虫区,经过近40天的精心管理后,蟋蟀便能从大棚走向市场,完成资产到资金的转换。刘立兴的蟋蟀养殖想法萌生于一次偶然的刷视频。他了解到双斑油葫芦这一品种是国产可食用的蟋蟀品种。这种蟋蟀吃得少、长得快,营养价值十分高,每100克蟋蟀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在65%到70%之间,不仅能做成特色小吃,还能通过深加工做成蛋白粉、蛋白棒等食品。广阔的市场前景让刘立兴下定决心发展蟋蟀产业。说干就干,刘立兴当即前往山东临沂进行了考察,并购进150盒虫卵。虫卵经过孵化,产出260盒幼虫,养殖35到40天便可成虫产卵。“第一批产卵后的成虫没有以回收价格卖给山东,而是零卖给了邢台、平乡等地的饭店、烧烤小吃摊等,30多元1斤。产出的卵就继续孵化养殖,现在已经发展到1300多箱。”“蟋蟀养殖成本不高,而且干净、省事,闲置的房屋、库房、车间等都能养殖。在保持室温30摄氏度的情况下,不受季节影响,全年均能循环养殖。”据刘立兴介绍,一只成年蟋蟀可以在产卵期内产500个卵,只要掌握好温湿度,死亡率比较小。孵化长成幼虫后,每天需喂两次,一次是配比好的玉米面、大豆粉等饲料,一次是干净的菜叶。刘立兴也算了一笔账,100平方米的空间大概可以放置300余箱蟋蟀,一年大约可出7至8栏,一箱蟋蟀长到成虫约有1.2到1.5斤,每斤回收价格15元,估算下来,除去成本一年可以赚三四万元。可观的利润带给刘立兴更大的养殖信心。“下一步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也发动村民们参与进来,目前已经有七八个人有意向明年养殖蟋蟀。到时候我肯定好好指导技术,让大家的钱包都鼓起来。”

4c8bb863fe526525451f3e56f6264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