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巨鹿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 >  动态要闻  >  图片新闻

巨鹿这家医院17年陪伴30000多个特殊儿童

发布日期:2025-07-09  来源:巨鹿县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近日,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河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医院科室,这个看似普通的县级医院科室究竟凭什么获得国家级荣誉?

一是早筛查早干预,抢占康复黄金期。“多亏了医院的新生儿筛查体系,让我们在孩子3个月大时就发现了问题。”患儿家长张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她的孩子30周早产,出生时仅500克。通过医院的新生儿筛查体系,发现孩子存在多方面高危因素,经及时干预避免了严重后果。为了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巨鹿县医院于2015年引进了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将脑瘫等疾病的检出时间提前至3月龄内,较传统方法提早9-12个月。截至目前,已筛查新生儿3.8万例,为数百名高危儿赢得了宝贵的早期干预时机。

二是多学科协作,创造康复奇迹。走进康复治疗区,5岁的乐乐(化名)正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谁也想不到,这个能背诵古诗、会算简单算术的孩子,两年前还被诊断为脑瘫。“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合运动疗法、言语治疗等多学科协作模式,最大程度提高孩子康复水平。”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赵玉香说。近年来,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整合院内中医优质资源,创新采用“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中医传统疗法有机融合。

儿童康复.png

三是康教融合: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我们会不定期在科室开展融合教育活动,让康复中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起游戏、学习。”赵玉香说,在医院支持下,儿童康复科目前已和县里的幼儿园、小学和特教学校建立融合教育关系,目的是让一部分治疗效果不错的患儿,在后续可以实现“半天时间在医院做康复,半天时间在学校上课”,让孩子接轨学校教育。截至目前,科室已开展300余次融合教育活动,帮助80%的患儿实现社会融入,其中多名孩子经康复后已回归普通校园。

四是家园环境,用爱心温暖童心。与传统医院不同,这里的病房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爱心厨房里,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儿童乐园中,孩子们在治疗间隙尽情玩耍。这些从软硬件方面提供的便利,让许多原本抱着试试看心态的县域外患儿家庭,来了后便深感信任与满意,决定留下安心治疗。从2008年成立时的“一人一室”,到如今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康复中心;从服务本县患儿,到吸引全国各地的求医者……17年砥砺前行,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用专业和爱心,为一个个“折翼天使”插上希望的翅膀。站在新的起点上,科室正着手建设“县乡村”三级康复网络,让优质康复服务惠及更多基层患儿。正如赵玉香所说:“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上让每一个特殊儿童拥有精彩的人生。”